德国巴斯夫 PBT KR4001 是一款通过矿物增强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(PBT)材料,通过添加矿物填料(如碳酸钙、滑石粉等)提升了材料的刚性、尺寸稳定性和耐热性。以下从特性、应用场景、优势及加工要点展开说明:
一、核心特性矿物增强的性能提升
高刚性与尺寸稳定性:矿物填料均匀分散在 PBT 基体中,显著提高材料的弯曲模量和刚性,降低成型收缩率,减少部件翘曲变形,适合对精度要求高的结构件。
耐热性优化:热变形温度(HDT)高于未增强的 PBT,可在更高温度环境下保持性能稳定(如长期使用温度约 120–140℃)。
表面光泽度:矿物填料通常不会显著降低材料表面光泽,甚至可通过配方调整获得光滑外观,适合对外观有要求的部件。
良好的加工性能
熔融流动性优于玻璃纤维增强 PBT,注塑时更易填充复杂模具,适合薄壁或结构精细的零件生产。
低吸湿性:PBT 本身吸湿性低,矿物增强后减少环境湿度对尺寸精度的影响。
综合力学平衡
与纯 PBT 相比,拉伸强度和硬度提升,但冲击韧性略有下降(具体取决于矿物种类和填充比例),需根据应用场景平衡性能。
二、典型应用场景汽车工业
内饰部件:如仪表盘支架、空调出风口框架、车门模块等,利用其刚性和尺寸稳定性确保装配精度,适应车内温度变化。
外饰部件:如保险杠骨架、格栅基座等,耐候性(需配合稳定剂)和表面质量满足外观要求。
电子电器
连接器与插座:刚性支撑端子结构,避免插拔时变形;低吸湿性保障绝缘性能稳定。
散热部件:耐热性优于普通 PBT,可用于电机端盖、电器外壳等需散热的场景。
工业与消费品
工具手柄:高刚性和耐磨性适合手动工具或电动工具外壳。
家电部件:如洗衣机滚筒支架、吹风机外壳等,耐受日常使用中的机械应力和温度变化。
三、优势对比刚性 | 显著提升(优于纯 PBT,低于玻纤增强) | 最高 | 较低 |
成型收缩率 | 低(尺寸稳定性优异) | 极低 | 较高 |
表面光泽度 | 高(接近纯 PBT,适合外观件) | 可能因玻纤外露降低光泽 | 高 |
加工难度 | 流动性好,适合复杂结构 | 流动性较低,需更高注塑压力 | 流动性zuijia |
冲击韧性 | 中等(优于玻纤增强 PBT,低于纯 PBT) | 较低(需增韧改性) | 较高 |
注塑工艺
温度控制:熔融温度建议 240–260℃,避免高温导致填料与树脂界面降解;模具温度 50–80℃,提高结晶度和表面质量。
压力与速度:中等注射压力即可(约 80–120 MPa),快速填充可减少熔接痕,尤其适合薄壁件。
后处理
若部件需高精度,可进行退火处理(如 120℃下保温 1–2 小时),消除内部应力,降低收缩率。
环境适应性
长期接触强酸、强碱可能腐蚀矿物填料,需避免极端化学环境。
巴斯夫 PBT KR4001 通过矿物增强实现了刚性、尺寸稳定性与加工性能的平衡,适合对精度、耐热性有要求但无需极高强度的场景(如汽车内饰、电子结构件)。与玻纤增强 PBT 相比,其优势在于表面质量更优、流动性更好,适合外观件或复杂结构的批量生产;与纯 PBT 相比,则通过填料改性弥补了刚性和耐热性的不足,拓宽了应用范围